首页 >> 座钟

这些公司可能才是工业云领域的搅局者动漫模型

时间:2022/07/13 18:32:04 编辑:

最近反而越发觉得现有的云公司非常可能成为工业云的搅局者甚至颠覆者。就从云聊起,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是在2011年时候,那时候听到这个概念并不能理解啥是云,不过经过朋友介绍去AWS申请了ECS玩,那时候的感觉就是原来是这样——我可以在AWS上开一台机器,而根本不需要关心它的硬件是啥,而且如果硬件不够用了,我可以提个Ticket付钱就可以升级更好的硬件。后来在慢慢接触云的过程中,认识到云的技术包罗很多。不过这时候自己又发挥总结的特质,总结了云就是两大类技术的结合体。

其一,是数据中心。甭管多牛的云,还是要有数据中心这些硬件作为支撑的;

其二,是虚拟化技术。就是把底层的硬件不展示给客户,而是通过一定的虚拟化技术将这些东西通过各种虚拟化后的形式加以展示。

这里面花头好多啊!从VMWare的VMSphere,AWS的ECS,到后面的Dock,开源的KVM,Tenseflow,总之一句话就是对终端客户隐藏基础硬件,而且虚拟化出的硬件可以实现即取即用的特征,挺牛逼。

基于上面的理解,就把云简单化成数据中心加虚拟化技术。各位看官,在云这个行当我真不是专家,只是从一个简单化的理解去思考,作为一个做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人关心的是可以怎样用云。梳理了经历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的案例,发现了有价值的就在这个虚拟化上,和由它而带来的伴生效用即取即用。就这个感触,先举两个例子供参考。

例一

现阶段很多大的工业公司为了进行产品CAE分析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为工程师配备性能强劲的工作站,甚至有些时候,需要部署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来满足相应的CAE需求。投资巨大,一台好点的工作站要5万,而HPC投资则更大,但是硬件的更新换代太快了,基本上一年后新一代就出来了。实际中工程师也并不是天天都需要使用工作站或者HPC来做计算,这么一算投入产出比好差。这里就在想,如果能将这些东西部署在云端,工程师今天算的是个小的结构CAE,可能动态分配8核心,16G内存就可以了,明天算的是个大流体的瞬态分析,那就动态分配128核心,用个512G内存。云企业对于这些用户按使用收费,或者按订阅收费,假以时日,必定多数企业都愿意走入云端完成CAE的工作。毕竟优势太明显了啊,轻资产,用多少算多少,而且避免了硬件投资多好。果然,就在不久前,笔者看到华为云已经在与达索就Simulia和Abaqus达成合作,将达索的CAE搬上云端。看到此文第一刻,感受就是靠谱,这就是工业人需要的内容。

例二

很多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现在都是部署在物理的硬件服务器上,好一点的可能是自己的服务器上假设的虚拟机上,也就是私有云。对于企业来说既要维护硬件又要维护相应的应用,如ERP,PLM,MES等,至少要养两个团队,Infrastructure和Apps,更有甚者,需要养个Database维护团队,成本巨大。一旦遇到升级,硬件维护则更是头痛的要命,硬件升级时候要花大量财力和时间来做迁移,硬件维护的时候,可能造成各种应用需要维护重启服务等。一堆堆破事不说,还经常扯皮,大量的资源用于内耗。如果能将这些上云,那可看的见得就是不需要去维护硬件了,这是云提供商的事情,数据库维护也不用再考虑了。只需要很少的人维护应用层的用户使用支持,不需要更多人去看各层间的连接。

这里可能一堆企业会担心数据库泄露等破事,那我就再提提我的见解,混合云吗,让云服务商把一部分云的内容建在企业管制范围内,只是把云基础设备的维护托管给云服务商,企业只关注好业务就好。而且这个更深一个层次来说,再好的安全机制也不可能没有漏洞,所以我更觉得这是个法律问题,而不是个纯技术问题,技术最多能做的就是增加安全级别而已。工信部该出头干的事情嘛,何必自寻烦恼。不过这件事我没看到啥云号称跟什么平台合作做了,但是我相信应该很多有前瞻意识的企业已经这么做了。至少我看到Ansys就用的是Gmail作为他们的邮件系统,这就是一个不典型的企业OA上云嘛。Ansys的员工每年每人的邮件费用就5美元,相比我估计自己架设邮件服务器的没哪家能做到。这恐怕也是产业细分的一种形式,总归有一天云会像企业运营的水电一样简单的接入每家企业。

上面的内容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认知,再写写最近几日的心得。之前,笔者始终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强有力竞争者应该是原来的工业软件公司转型向云端发展,比如西门子IS,达索,PTC,GE Digital,不过再细看过后也就觉得西门子和达索还有点希望。最近反而越发觉得现有的云公司非常可能成为工业云的搅局者甚至颠覆者。

阿里尝试向行业的深度整合方向发展工业云,鉴于其现有的完善的市场端,其尝试选择特定的行业向相应的制造领域拓展,打造基于行业的完善的工业物联网。听过后,觉得这件事换别的企业来干我基本不相信能实现,不过换阿里,特别是选择的切入口是服装行业,并打造自己的服装工厂,细想还真的不缺乏可行性。

腾讯则尝试向水平广度的方向发展,打造腾讯云成为工业云的IaaS和PaaS平台,其与“三一”合作的根云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也符合腾讯的实际,毕竟是一个靠个人人脉连接起来的沟通企业,相比阿里靠消费连接起来的企业,这个也是符合腾讯的选择。

再观察华为云,其已经展开的行动与达索合作充分说明,它对工业是了解的,而且更进一步说,华为云的策略也许就是工业软件应用上云,解决实际问题这么简单。有时候简单的模式反而更是盈利的模式,毕竟串联的系统,环节越多越脆弱。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华为云只需要发现那些内容是企业工程、制造和运营过程中需要上云的就够了,解决好虚拟化问题,既服务自己的其它业务部门,也能在能力有结余的情况下服务其它企业。

阿里云,甚至最早的亚马逊云不都是搞互联网销售业务,搞着搞着发现自已的算力富余,而企业也有需求,那就搞成商品来卖吗。因而,现在也说不上我看好那家,但是我充分觉得工业云的竞争肯定不是局限于工业软件公司内部,它甚至应该是种联盟形式的竞争。甚至我理解我要是腾讯云的决策层,就会马上跟Ansys,MSC等主流的CAE厂商谈独家代理合作,赶紧把它们搬上腾讯云,这样才能与华为云竞争。毕竟“根云”的尝试还是依赖“三一”在端上的能力去连设备,而这是在云上提供产品。一个是做项目,一个是搞产品,对于云提供商来说,搞产品比做项目更具有普适性。把搞项目的事情留给相应的工业云服务实施商,也是培养伙伴和分销的最佳途径。

劳损

腰肌劳损

小蓝片多少钱一盒

五子衍宗丸睡前能吃吗

少精弱精吃什么好得快

相关资讯